各相关考生:
为方便广大考生提前做好推荐免试申请准备工作,我校已开通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预报名系统,欢迎广大考生积极报名。
一、招生专业
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070200物理学
本科直博生:070201理论物理、0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4等离子体物理、070205凝聚态物理、070800地球物理学
二、预报名
1.凡已取得或预计能取得所在本科毕业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均可报名。
2.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服务平台:
考生报名:https://yanzhao.sdu.edu.cn
报名通知:https://www.yz.sdu.edu.cn/info/1022/1225.htm
3.报名时间:2025年9月1日09:00—9月15日17:00
4.登录系统后,请务必检查各项信息是否需要修改,确认报名信息无误后提交申请。
5.我院将于9月下旬起择优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具体复试时间、形式和复试录取办法将在院官网和QQ群公布。
6.为方便与考生交流,特建立QQ群,欢迎以实名-本科学校-报考专业命名加入,QQ群号:781523100。
三、申请材料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https://www.yz.sdu.edu.cn/info/1008/1028.htm);
2.本科阶段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公章;
3.外语水平证明或外语资格考试成绩单;
4.获奖证书;
5.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材料;
6.在校期间参军入伍服兵役、参加志愿服务、到国际组织实习等证明材料;
7.回避情况说明。凡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在我校工作,尤其是在所申请推免的招生单位工作的,要主动说明报备。对未按规定报备声明回避关系且影响推免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的学生,学校将取消其推免资格。
四、其他事项
1.因教育部推免生相关文件还未下达,报名系统中所列的专业信息及相关推免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
2.通过我院复试拟接收的推免生,须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开通时间详见研招网公告)填报志愿,并完成后续相关录取程序。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录取确认的推免生,将视为放弃拟录取资格。
3.未参加我校预报名的推免生,可在教育部开通“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后,登录系统进行报名。我院将根据招生计划剩余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复试通知和组织复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参加今年夏令营的考生须报名。报名期间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电话:0532-58630262。
附:研究院招生团队介绍
粒子物理理论团队拥有科研教师11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研究方向主要是强相互作用物理和宇宙学,研究兴趣聚焦在质子自旋结构、QCD自旋物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重离子碰撞自旋物理,宇宙创生时刻物质形态,暗物质与引力波相关物理等。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重大基础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
中高能核物理团队拥有科研教师11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参加美国 RHIC-STAR、JLab-Hall A/B、俄罗斯 NICA-MPD、欧洲核子中心 LHC-CMS、ALICE 等大型国际合作实验,团队多名成员在国际合作组担任副发言人、执行委员会委员、物理工作组召集人等职务。近几年,在核子自旋结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粒子探测器研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出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等多项科研任务。
加速器粒子物理实验与软件团队拥有科研教师13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团队主要依托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 SuperKEKB 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对希格斯玻色子、强子物理、B 物理和粲物理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此外,团队在高性能软件研发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负责多个大型实验软件系统的研发,并针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异构计算等新型技术开展交叉科学研究。
非加速器实验与粒子探测技术团队拥有科研教师11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团队研究集中在中微子、暗物质、粒子天体物理等不需要加速器的粒子物理实验及相关探测器、电子学技术等方面。参加了 PandaX、SNO+、LHAASO、JUNO、HERD 等实验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2021年后新立项包括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3项,重大横向项目1项,累计新立项经费逾4600万,实到经费逾3900万。
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团队拥有科研教师3人,其中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以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为导向,围绕载能离子辐照基本作用过程、材料的离子辐照效应、核能结构材料性能评估的研究等方向开展研究,从实验及理论上进行了高能离子辐照核与电子能损对诱导晶体损伤的形成、累积与演化的机理探讨,在核能结构材料辐照损伤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承担了"华龙"核电机型基础研究、GF 重点项目课题等多项项目课题,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研究团队。
太空科学与航天工程团队拥有科研教师6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太空物理和光学探测技术。近年来,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 JMRH 等科研项目,入选了山东大学青年卓越计划JMRH 创新团队计划,承接了中科卫星集团两颗卫星光学载荷研制任务。聚焦“从太阳风暴到地球极光”链式物理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着重发展地球极光、空间碎片等天地基光学探测技术装备,实现太空科学与探测技术和航天工程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团队在太空科学创新与承接国家空间探测任务的能力。
极端条件热物理团队拥有科研教师5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围绕高速飞行器、功率器件与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极端环境热管理需求,从事高温热光学性能、瞬时大功率散热、新型空间能源转换系统及可靠性等方向的基础理论、学科交叉和工程应用研究。近几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GFCXTQ 项目 1 项,山东省 JMRH 重点项目 1 项,ZF"十三五"预研项目子课题 1 项,重点实验室基金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5 项,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近 20 项,发表 SCI 学术论文130余篇。
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
2025年9月1日